出處:中華人事主管協會 聯合報 記者呂思逸 勞動部昨天公布青少年(十五至廿四歲)相關調查,去年青少年整體失業率達百分之十二點一二,較前一年略升;若區分教育程度來看,大學失業率達百分之十四點七九,遠高於平均,也比高中、職或國中失業率高。 勞動部分析,學歷高,對工作選擇要求也高,以致失業率跟著高。 勞動部每年運用行政院主計總處相關數據,綜合分析青少年勞動參與、就業、轉職及失業狀況,去年總計有十一點二萬名青年失業,失業率達百分之十二點一二。 調查也顯示,大學失業率最高、高職失業率最低。勞動部統計處分析,大學失業率相較其他教育程度者高,可能原因是擁有較高學歷,對薪資、工作樣態有更高期許,才不斷尋找適合工作,導致失業率偏高;反觀其他教育程度者,可能沒有太多條件限制,才使失業率相較低。 調查還顯示青少年收入變多。去年青少年就業人數八一點四萬人,平均經常性收入為二萬五二四一元,正職青少年每月經常性收入為二萬七七五三元,相較前年增加九二一元;利用課餘或假期的青少年打工族,平均月收入則是一萬一五○六元,也較前年增加八八二元。 正職青少年每月收入為二萬五千元以上、未滿三萬元者,達三成二,比率最高;超過三萬元有二成四;收入二萬以上、未滿二萬五千元者,也有二成三。 報告也發現,去年青少年勞動參與率為百分之卅一點三七,雖逐年上升,比南韓略高,但遠落後日本、新加坡及美國很多,凸顯台灣年輕國人「晚進早出」現象。 勞動部表示,綜觀來說,青少年失業主因是初入職場仍在摸索、學習中,專業職能不足,又非家計負擔者,轉換工作頻率高,多數青年轉換工作原因則是「待遇不好」。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