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中華人事主管協會 聯合報 記者呂思逸
根據勞動部統計,過去勞動檢查以職安為重點,104年因大幅提高勞動條件檢查員的員額,勞條檢查才從每年平均1萬5000次增加到4萬次以上。勞動部今指出,未來兩種檢查將並重。 根據聯合晚報報導,一例一休造成大反彈的主因疑似是過去勞動檢查都重於職業安全衛生,直到近兩年勞動條件檢查次數增多,導致企業反彈,而此時推出的一例一休就成為代罪羔羊。 對此,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長鄒子廉坦言勞檢因為社會氛圍跟勞動權益的提升,直到104年增加320名勞動條件檢查員(俗稱勞條大軍)到各政府時,相關的檢查廠次才有效提升。 但鄒子廉也表示,即使撇開小型業者等,每年勞動檢查的事業單位約有60萬至70萬家,即使增加勞動檢查,比例也是有限。 鄒子廉強調,勞動檢查就是監督,希望事業單位可以遵守勞動法令。鄒子廉指出,目前勞動條件檢查員共有337名,安全衛生檢查員有486名,未來勞檢員的總員額將增加至1000人。 鄒子廉說,未來的勞檢將會職業安全衛生跟勞動條件兩者並重。 根據勞動部勞動檢查統計,從民國99年起至103年勞動檢查都以勞動安全衛生為主,每年平均約有10萬1313次,而同期勞動條件檢查平均僅1萬5000次,直到104年後職安檢查仍維持每年約10萬次,而勞動條件廠次則逐漸提升4萬次以上。
熱門推薦:
•政府擴大勞檢,企業如何因應與人力重整? http://www.hr.org.tw/edm/20170623_06/index.htm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