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管理課程/人資證照/企業內訓/主管培訓/一例一休

人力資源管理課程/人資證照/企業內訓/主管培訓/一例一休 中華人事主管協會公告事項 企業內訓課程 公開進修課程 1111人力銀行_求職找工作的求職網
【搬遷公告】我們搬家了! 感謝大家對中華人事主管的支持與愛護, 為提升服務品質,台北總會於5/27(一)搬遷至 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191號15樓之3 (IBC國際企業中心)
LINE線上客服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線上進修課程

線上進修課程

實體進修課程

實體進修課程

企業內訓

企業內訓

企業輔導

企業輔導

HR知識中心

HR知識中心

人資相關資料下載
HR知識中心
勞資爭議專欄
HR巿調報告
HR相關產品
法令專區
LINE@線上客服

法令專區

會員專區

會員專區

勞資Q&A

勞資Q&A

訂閱電子報
 
Email

多元共融(DEI) 助企業打贏人才戰爭【震旦月刊】

▲現代職場,高薪不只是留才的唯一指標,企業文化也需要與時俱進,才能留的住人才(圖片來源:canva,CC Licensed。)

多元共融(DEI) 助企業打贏人才戰爭


據調查顯示有高達96%認為高薪福利不再是吸引人才的唯一指標,企業、組織是否具備多元、平等、包容(DEI)的職場文化,亦是人才考慮是否加入的重要因素。 

 

隨著時代的演進,現代職場中,多元性意味著尊重每個人的獨特性、背景、文化和觀點,有助於建立更開放、包容的職場環境,協助企業吸引優秀人才!

 

上個月受邀出席四場演講,主辦方不約而同提出希望能將「多元與包容」兩大主題融入我的演講當中。多數企業員工組成的同質性很高,最終反而被跨界的對手輕鬆完勝。在未來「生態型組織」中,多元人才對企業「持續高增長」至關重要;而建立多元包容的職場環境,不僅提高工作效率,也創造企業形象。國外許多一流企業已將DEI列入自家企業ESG報告書,像是Deloitte、Apple、Google、Unilever等,讓DEI不再只是口號。

 

Q1: 全球都在提倡的新職場文化「DEI」是什麼?

DEI全稱為「Diversity多元、Equity公平、Inclusion包容」是指在職場或社會中,促進不同背景、文化、種族、性別、年齡、身份、信仰等差異性的認知、尊重、包容,並確保每個人都有平等的機會和權益參與、發展、貢獻。

 

多元性是一個廣泛的概念,不僅涉及種族和文化背景的多樣性,還包括性別、年齡、性取向、身體殘疾和宗教信仰等方面。在這樣的背景下,企業應該意識到多樣性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資源,可以帶來更廣泛的觀點、創意和解決方案,這也符合企業發展的需要。

 

Q2: 推動「DEI」對企業帶來什麼好處?

1. 招聘勝出關鍵

高薪與福利不再是人才選擇企業的唯一標準,CNBC和SurveyMonkey(2021年)聯合調查中,在美國78%的求職者認為「DEI」是決定加入企業的重要因素。要創造一個多元包容的職場環境,首先,企業要確保其招聘和晉升程式是公正、透明和平等。包括設立公平的職位要求和工作描述,將所有申請人都評估為相同的標準。此外,企業還可以採用無歧視的面試問題,確保不會因為性別、種族、文化背景等因素而影響招聘結果。

 

2. 提高工作效能表現

企業應該積極推動多元包容文化,建立開放、尊重和平等的職場氛圍。這需要企業領導人積極支援並以身作則擔任榜樣,我身邊有許多企業已經將多元與包容明確的放入「企業文化」中,並且請我們安排多元包容相關的培訓課程,甚至有部分企業明確要求我們將「多元包容文化」融入客制化的團建活動,幫助員工瞭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價值觀。創建一個人人可以發言的職場文化,是維持創新的關鍵。

 

3. 歸屬感留才

在工作場所提供適當的支援,確保員工在工作場所中發揮最大能力。例如:為身體殘疾員工提供輪椅、語音轉文字輔助等工具,並為員工提供靈活的工作時間和地點,以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工作場所。有越來越多的員工在乎工作環境,大家都清楚良好的工作環境將激發員工的歸屬感與創造力。我們獵頭顧問在協助企業招聘的過程中明顯的感受,重視DEI的企業對人才有更大的吸引力。

 

最後,企業應建立「反歧視政策」,對所有歧視行為採取嚴厲態度,確保員工能夠在沒有歧視的職場環境中工作。企業除了可以設立投訴機制,讓員工可以匿名投訴任何不當行為。也可以通過專業的顧問訪談將過往在DEI的成功案例跟心得記錄下來,以文章或短視頻的方式分享給每一個員工。

 

總結來說,創造一個多元包容的職場環境,需要企業領導人及核心團隊的積極支持和投入。企業應該設立公正的招聘和晉升程式,積極推動多元包容的文化,並通過培訓課程持續推廣,為員工提供適當的支持和資源,並建立反歧視政策。透過DEI(多元、公平、共融)的永續人才管理,企業可以營造出更友善、更包容和更開放的職場環境,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才,企業自然就會有更高的競爭力和品牌形象。

 

Q3: 「DEI」既然已是全球趨勢,能否舉些案例說明?


「DEI」已成為現代企業發展的重要趨勢,因為它能夠幫助企業吸引、留住、激勵優秀人才,提升創新能力和競爭力,同時也鼓勵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推動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以下是一些國際大企業的DEI戰略案例:

 

CASE❶蘋果公司(Apple)

蘋果公司推行了一系列DEI措施,包括雇用和培訓更多的女性和少數族裔,設立DEI領導團隊和全球多元性與包容性行動委員會,推廣多元性和包容性的理念和實踐,並公開透明地報告其DEI相關資料和成果。

 

CASE❷谷歌(Google)

谷歌致力於建立一個多元、包容、公平的工作環境,通過培養更多的女性、少數族裔和LGBTQ+員工(LGBTQ+意指「女同性戀者Lesbian、男同性戀者Gay、雙性戀者Bisexual、跨性別者Transgender、對其性別認同感到疑惑的人Questioning、+表示其他),實施包容性的招聘、晉升和培訓政策,創建了一個互相尊重、鼓勵創新的文化,同時也積極參與社區和慈善事業。

 

CASE❸聯合利華(Unilever)

聯合利華將DEI視為核心價值之一,通過建立DEI委員會、制定多元性和包容性的指南和標準、開展員工培訓和意識提升活動、實施包容性招聘和評估政策等措施,不斷提高員工對DEI的認識和實踐水準。

 

Q4: 企業該如何落實「DEI」政策? 


A. 制定明確的DEI目標和指標

企業需要明確DEI目標和指標,例如:提高多元性和包容性的比例、降低歧視和不平等現象的發生率、增強員工對DEI的認知和能力等,並設定相應的衡量和評估標準。

 

B. 培養領導層的DEI意識和能力

企業領導層需扮演重要的角色,主動站出來推動DEI的實施和執行,例如:通過制定政策和指南、提供培訓和資源、建立激勵機制和文化等方式,使DEI成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

 

C. 實施多元性和包容性的招聘和晉升政策

企業需要制定公平、開放、透明的招聘和晉升標準,通過各種方式吸引、發掘和挖掘多樣化的人才,確保不同群體都能夠有更加平等的機會和權益參與。

 

D. 建立包容性的工作環境和文化

企業需要創建一個充滿包容性和尊重的工作環境和文化,例如:開展員工培訓和意識提升活動、建立反歧視和反騷擾機制、提供靈活和多樣化的工作方式和福利、鼓勵多元化的交流和合作等。

 

Q5:  「DEI」未來的發展趨勢為何?


標準普爾500指數中有402家企業在2021年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年度報告中,提到企業內部對於DEI的努力,顯示導入DEI已成為主流趨勢。2023年台灣首份職場DEI報告書,從《企業員工福祉大健診》、《五大產業TOP50企業DEI現況分析》梳理出台灣企業在多元(Diversity)、平等(Equity)、共融(Inclusion)的管理成績。

 

上述調查結果發現,79%職場人將DEI視為求職或留任的重要因素,但同時,有1/3的受訪者對企業DEI表現不滿意,員工只給企業平均61.5分的及格成績。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重視DEI,通過採取各種措施和政策,促進多元化和包容性的實現,創建友善職場和社會環境。比如,TSMC台積電就設下了2030年新進女性人員30%,女性主管20%的目標,並宣示「營造多元共融的環境,激發熱情,成就最棒的自己」,是台積電最新的人才願景。

 

總結而言,DEI不僅僅是企業道德和社會責任,更不是口號,DEI將成為未來企業人才戰爭中的必要武器。只有落實DEI政策,將多元、公平、共融的理念貫徹到企業文化和實踐當中,才能夠吸引和挖掘多樣化人才,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和創新能力,實現可持續的發展目標,並建立一個友善、尊重和包容的職場和社會環境。

文/震旦月刊623期

 

熱門推薦課程

【線上 online】員工關係管理師認證班

【線上 online】任用管理師認證班

【線上 online】人才留任策略管理師認證班

【線上 online】教育訓練發展管理師認證班

【線上 online】人才發展與員工個人發展IDP管理師認證班

【實體班】員工關係管理師認證班

【實體班】任用管理師認證班

【實體班】教育訓練發展管理師認證班

【實體班】人才發展與教育訓練規劃執行


協會課程: 人力資源管理課程主管領導管理課程業務行銷客服課程秘書行政課程總務採購課程
認證課程: 認證課程綜合版人力資源管理師認證班勞健保暨勞動法規管理師認證班企業內部講師認證班
基層主管養成特訓認證班專業秘書暨行政管理師認證班勞動法人資讀書會
集團服務: 人力銀行企業求才服務1111獵頭1111商搜網創業連鎖加盟落點分析1HR人資系統
‧地址:(105)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191號15樓之三‧電話:(02)2748-5188‧傳真:(02)2748-6388 ‧Email:cpea@cpea.org.tw


服務時間:周一~周五 AM8:30~PM6:00 /
協辦單位:全球菁英人才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中華人事管理顧問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