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管理課程/人資證照/企業內訓/主管培訓/一例一休

人力資源管理課程/人資證照/企業內訓/主管培訓/一例一休 中華人事主管協會公告事項 企業內訓課程 公開進修課程 1111人力銀行_求職找工作的求職網
7月年中慶--感恩優惠─ 【線上課程加碼送】 自7/1起至7/21止,凡具本協會有效會員資格, 在此期間內報名課程並完成繳費,即享以下超值優惠: 一次報名1門認證課程➡即免費贈送任選2門線上單天課程 一次報名2門單天課程➡即免費贈送任選1門線上單天課程 ※入會後, 報名課程立即享會員價, 僅限一人一組優惠 ※此方案恕不與其他優惠方案或外部合作課程併用
LINE線上客服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線上進修課程

線上進修課程

實體進修課程

實體進修課程

企業內訓

企業內訓

企業輔導

企業輔導

HR知識中心

HR知識中心

人資相關資料下載
HR知識中心
勞資爭議專欄
HR巿調報告
HR相關產品
法令專區
LINE@線上客服

法令專區

會員專區

會員專區

勞資Q&A

勞資Q&A

訂閱電子報
 
Email

【聯強EMBA】橫柴入灶?

 

【聯強EMBA】橫柴入灶?

作者:杜書伍 (聯強國際集團總裁兼執行長)

 

「橫柴入灶」是一句閩南語諺語。早年尚未發明瓦斯爐前,人們烹調需在灶中生火,燃料則為木柴,因為灶門小、內爐大,放柴入灶必須直入,橫放肯定進不了灶。因此,用來形容「明知行不通卻蠻幹」,或是引申為「強辭奪理」的情境,十分精妙。

 

「灶」跟「柴」都是具體可見的事物,再怎麼不知變通的人,也不會一而再、再而三的將橫柴硬擠入灶。然而,在工作領域上,面臨的問題(灶)有時較為複雜,不易一次就用對方法(柴)。如果持續用錯的方法,卻未能意識到要「及時改變」,不就是不知不覺中陷入「橫柴入灶」的狀況而不自知嗎?

 

比方有一類人,做事方法數十年如一日,成效不彰卻無動於衷。他們做事的過程,甚少思考怎麼做效果最好,只要「有在做」就好了。這類人在不知不覺中,誤把手段(有在做)當成目的,倘使不改變心態,至多只能成為組織內的萬年科員,甚至很快會被組織所淘汰。

 

第二種類型的人,做事很認真、負責,也有做好事情的企圖心。然而,面對難題時,一個方法試了很多次毫無成效,還是很有「耐心」的再來一遍。對於成效不彰雖不免心急,卻因不知「該變通」,或「如何變通」,只能乾著急,或是期待有一天奇蹟會出現。雖然有心把事做好,事情的推展卻甚為緩慢,殊為可惜。

 

檢視自己的工作方式,是否感覺,有時確實會不自覺落入第二類「橫柴入灶」的窘境?事實上,此一現象的根源,就在於缺乏「時間也是一種成本」的意識,因而無法「及時」、「自動的」提醒自己,該另尋他法了。

 

要改變上述狀況,不妨嘗試養成「方法最多試三次」的習慣與機制。首先,一個方法連試三次仍無成效時,表示解法可能想得不夠周全,要強迫自己退回原點重新思考、另闢蹊徑。同樣的,若情況仍毫無起色時,此時,可能代表自己的能力、火候還不夠,不足以想出夠好的點子,因此,即要當機立斷,轉向主管求援(call help)。否則,一再的延宕問題處理時效,反而會「斷柴損灶」,賠上自己的時間與公司的資源。

 

此外,在工作內容中,有一些事情執行了一段時間,執行過程也沒有大問題,但對於這類的工作,事實上,也可建立「半年後重新檢視」的機制。因為,在穩定運作一段時日後,個人能力火候會更為精進,判斷力也有所提升;回頭檢視昔日做法,經常能看出許多可茲改善的空間。更何況,外在環境的變動相當迅速,養成定期檢視的習慣,也是避免方法過時的自我提醒機制。

 

不論是「方法最多試三次」,或是「半年後重新檢視」,都是一種「自我提醒」的習慣與機制,「自動的」提醒自己經常注意方法的有效性。倘使能確實演練這兩個機制,長期以往,縱使外界環境難以捉摸,個人卻因培養了高度的敏銳度,比別人更「快」用對方法,績效提升的速度自然就更快了。(Y50606)

 

 (本文取材自「聯強EMBA」,為聯強國際集團內部管理課程主題)

 


協會課程: 人力資源管理課程主管領導管理課程業務行銷客服課程秘書行政課程總務採購課程
認證課程: 認證課程綜合版人力資源管理師認證班勞健保暨勞動法規管理師認證班企業內部講師認證班
基層主管養成特訓認證班專業秘書暨行政管理師認證班勞動法人資讀書會
集團服務: 人力銀行企業求才服務1111獵頭1111商搜網創業連鎖加盟落點分析1HR人資系統
‧地址:(105)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191號15樓之三‧電話:(02)2748-5188‧傳真:(02)2748-6388 ‧Email:cpea@cpea.org.tw


服務時間:周一~周五 AM8:30~PM6:00 /
協辦單位:全球菁英人才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中華人事管理顧問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