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管理課程/人資證照/企業內訓/主管培訓/一例一休

人力資源管理課程/人資證照/企業內訓/主管培訓/一例一休 中華人事主管協會公告事項 企業內訓課程 公開進修課程 1111人力銀行_求職找工作的求職網
【搬遷公告】我們搬家了! 感謝大家對中華人事主管的支持與愛護, 為提升服務品質,台北總會於5/27(一)搬遷至 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191號15樓之3 (IBC國際企業中心)
LINE線上客服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線上進修課程

線上進修課程

實體進修課程

實體進修課程

企業內訓

企業內訓

企業輔導

企業輔導

HR知識中心

HR知識中心

人資相關資料下載
HR知識中心
勞資爭議專欄
HR巿調報告
HR相關產品
法令專區
LINE@線上客服

法令專區

會員專區

會員專區

勞資Q&A

勞資Q&A

訂閱電子報
 
Email

【能力雜誌專欄】8 歷程 4 構面 發展使命感人才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資產已從有形的「有土斯有財」的階段,進展到「有人斯有財」的無形資產階段。無庸置疑,人才是關鍵因素。每家企業都是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努力嘗試建構有效的人才發展計畫,以提高人力資本的價值。利用8 個實踐歷程與4 個人才構面,發展內聖外王人才,並結合政府資源建構人才策略,便能兼顧資源和效能需求。

任何企業無不精益求精,深謀遠慮地苦思對策,以達基業長青的最終目標。然而如何建構一個內聖外王的人才發展策略?如何結合政府資源,好讓企業可長可久永保活力?「內聖外王」一詞出自《莊子》〈天下〉篇,是中國哲人政治哲學之理想典範。
治理一個企業,和治理一個國家相同,都需要有道,才能發展。內聖外王的實踐是大學所言:「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是內聖的實踐,而「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外王的實踐。若以這樣的架構來思考企業的內聖外王,則有異曲同工之妙。企業人才的實踐過程,就筆者的觀察為:「機緣、認同、信任、學習、修身、奉獻、創新、持續」。「機緣、認同、信任、學習」是內聖的實踐,「奉獻、創新、持續」則是外王的實踐,「修身」則是關鍵樞紐。也就是說,一個企業人才的養成,需要一個完整的哲學觀及實踐歷程,且這個實踐歷程是從企業招募開始,所謂君子慎乎始;人才不是需要才外求,而是一個完整的養成機制,且是建立在企業自身的文化中養成,無法速成。以下一一以員工及企業兩個角度分述內聖外王的實踐歷程。

人才養成8 歷程 修身為關鍵
1. 機緣:員工透過各種召募管道的機緣,來到某家企業,這是一個關鍵性的起始。機緣,扮演一個舉足輕重的元素。員工會在各種資訊中感受他所以來到這家公司的原因,以及留下來的理由,不管這些原因或理由說得出來或說不出來。所以在這個階段,企業需要多花點心思,設計新進員工的接觸界面,如招募管道、介紹、面談、晉用程序等;以及上班的動線路徑等,包括跟誰見面,跟誰一起工作,跟誰聊天,看公司甚麼資料等,好讓新進員工心安定而有意識地留下來。這是善用機緣在一個人的一生所扮演的影響程度,以確保屬於該企業的人才晉用沒有遺珠之憾。當然,此階段每個環節也要仔細觀察新進員工,以識別該企業所需要的各類人才。

2. 認同:員工一旦感受機緣安排而決定留下來,接下來是對所屬企業的認同建構。不管是認同企業形象、企業理念或產品或領導者或同事或管理制度,每項因素都影響其認同度。此時企業要做的是資訊的共享與溝通,以及設計有助於認同的活動。此階段最重要的是資訊回饋機制,每個環節或事件都設有雙向的資訊交流,以了解員工的認同程度,識別出該企業的人才。

3. 信任:員工認同之後,下一步是信任議題,勞資雙方的信任度為何,是否可以說真話可以放心溝通?無論如何,任何的互動在在影響著信任度的建立。此時企業要做的是真誠與誠實,要尊重員工,資訊要即時與透明,遇到任何事情可以開誠布公的傳達資訊,讓大家狀況共有。從事件當中建立信任度,所謂信任就是知道彼此處事的準則,知道溝通是存在的、是真實不虛偽的。有了這層關係,人才才有可能在平日盡心盡力,且在公司面臨挑戰的情境中挺身而出,而不會停留於不關我事的冷漠狀態。

4. 學習:當信任度建立之後,員工就會努力地在工作中學習。不管是專業技能方面,或是該企業的行事準則以及人際關係。企業更可以在此階段,運用組織學習,讓個人學習與組織學習相輔相成。形塑一個不斷教導不斷學習的雙圈循環,成為一個向上成長的驅動力。

5. 修身:修身是最具關鍵的樞紐,也是人才所以為人才的基礎。不但能以才服人,還能以德服人。專注於個人身口意的修行,方能秉持中道而行,以對企業及社會做出貢獻。而企業更需建立與人為善,自利利他的文化,以求企業的長治久安。

6. 奉獻:人才一旦經過進用,產生認同及信任,之後快速地學習。經過修身的歷練,接下來便是奉獻的階段。此時不但在其職務上大力地發揮,同時心中也會觀照到整個企業,因為機緣、認同、信任、學習、修身的內聖實踐歷程,已將個人和企業緊緊相連;故其在工作的思考,以及各種情況的處理,都可以突破職務上的本位主義,以企業整體立場和利益考量。企業最擔心的是本位主義,部門的最大利益不等同企業的整體利益,甚至長期而言是大傷企業元氣的舉動,只是有些於短時間內尚未顯現出來而已。所以企業經過自己用心營造的內聖階段,可以確保外王階段的最大成就。當然,在此階段,仍需留意人才的發展以及所需的資訊與資源。

7. 創新:一個願意全心全意奉獻的人才,走向創新是很自然的途徑。創新表現在很多方面,小至工作方法的創新,大至商業模式的創新。不管是有形的創新,如技術、產品、設計、通路、市場等;或者無形的創新,如願景、價值、觀念、策略、組織、行銷、服務、管理、財務、制度等。從內聖而來的人才,因為和企業緊密連結,有強大的向心力與凝結力,所以在各方面的創新,只要企業佐以適度的環境,很快就有成果。

8. 持續:持續是最難的功夫,但卻是企業最需要的元素。當然這個指標也是判斷人才的依據。唯有人才持續的奉獻與創新,方能帶動企業的成長,進而受惠更多人。因此,1 位人才所以能夠持續奉獻與創新的關鍵,在於他對所服務企業的忠誠度與使命感,而這些的養成有賴於以上所述內聖外王的實踐環節。企業在這個階段可以做的是活化組織,讓組織有更新的活力,使得新舊人才可以相互融合,相輔相成,相互成就。

以上8 個實踐歷程,是企業發展內聖外王人才策略可以參考的理念及作法架構。核心觀點在於人才是要企業自身培養的,經內聖外王的發展歷程,方能建構出與企業聯結一體的心和行動,對企業的永續才有幫助。當然每個人才在8個歷程的發展時間,不盡相同。但無論如何,經歷這8 個歷程,是所以人才為該企業人才的關鍵。否則多少人才找不到企業發揮,多少企業又汲汲於尋覓人才?

4 面向 建構使命感人才
資源永遠有限,國家如此,企業尤甚。所以,企業如何結合政府資源打造人才就是一個值得關心的議題。行政院勞委會職訓局基於國家人才發展政策,不斷挹注資源給企業,以培養企業所需的人才。這幾年,尤其以台灣訓練品質系統(Taiwan Train Quali System, TTQS)及人力提升計畫最為直接。所以,在前文中所提的內聖外王人才策略,可以和「TTQS 訓練品質體系」及「協助事業單位人力資源提升計畫」相結合。

企業培養人才的首要基礎,需要清楚企業需要那類的人才?所謂人才需要考量的不外乎4 個構面:知識、職能、工作經驗、個人特質。

知識是指知道哪些;職能指的是有哪些能力;工作經驗指的是曾經做過的工作內容;個人特質是指性格價值觀等。構面相同,應用到企業各個不同,因為企業必需定義出自己的4 個構面需求條件,人才始能為該企業所用。這也就是人才需要企業自己培養的理由,要符合該企業需要的人格特質、職能、知識及工作經驗。透過前文提及的內聖外王實踐歷程,將企業文化與4 大構面結合,以建構出深具向心力及凝聚力的使命感人才。進一步則結合職訓局「協助事業單位人力資源提升計畫」的資源,一來取得政府的職能訓練經費補助,二來藉此建立結構化有效且持續改善的TTQS 訓練品質體系。

結合TTQS 不為訓練而訓練
內聖外王的人才發展策略,一方面著重人才與企業的深切信任關係,一方面注重才德兼備的人格特質及職能發展。結合職訓局「TTQS 訓練品質體系」及「協助事業單位人力資源提升計畫」的資源,可以讓企業更有結構更持續地發展。而且政府在推動TTQS 等政策的同時,等同建構一個相互溝通的架構和語言。就以TTQS 訓練品質體系為例,不管是政府與企業之間,或企業與企業之間,甚至國家與國家之間,可以藉由TTQS 的架構,溝通了解現有狀況。TTQS 與國際ISO 制度接軌,提供企業一個完整的教育訓練體系。這幾年職訓局大力地推動,提供企業導入TTQS 的輔導與評核的資源,所以企業可以將人才發展策略與TTQS 結合。企業如何將教育訓練做好?如何培養企業所需人才?如何與營運目標相連結?如何做好職能發展?如何衡量訓練成效?這些都在TTQS 的精神中,有很具體的流程與作法。
TTQS 的內涵結構是:計畫(Plan)、設計
(Design)、執行(Do)、監督(Review) 、產出(Outcome) 之PDDRO 流程,亦即企業的教育訓練應和企業營運目標相連結,教育訓練不是為訓練而訓練,而是為支援企業的目標而培養人才。企業的人才發展策略,若能和TTQS 結合,則可以建構一個結構化、系統化、長久化的機制。

本文前述內聖外王的人才發展策略的8個歷程,落實在教育訓練體系的規劃,即將每個歷程展現在PDDRO 中,如何透過訓練的規劃,完成每個歷程的目標和目的。以內聖外王8 個實踐歷程的第一個機緣為例,如何將機緣這個概念透過新人教育訓練,傳遞並讓新人體會進而內化為行動等。至於怎麼傳達機緣意涵才有效果,則應在設計(Design) 階段用心,進而執行(Do) 階段的落實,還有監督(Review)流程的運作 、最後產出(Outcome) 的評量。也就是一套完整的思維及機制,讓人才發展策略可以持續運作與改善。

總之,企業發展內聖外王的人才策略,結合政府TTQS 及人力提升計畫資源,將可帶給企業基業長青的永續基礎。唯有企業策略性、計畫性地培養人才,人才方能為企業所用。因為能力之外,若沒有共同做事的理念,以及向心力、凝聚力、信任度、使命感等之培養,人才無法適時適性發揮。內聖外王為人才與企業關係建構的歷程,TTQS 和人力提升計畫則挹注落實的資源,值得把握與善用。

文/ICFT 國際教練聯盟台灣總會中小企業CEO 圓桌教練主持人陳子溱

【本文刊登於《能力雜誌》2012年6月號,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協會課程: 人力資源管理課程主管領導管理課程業務行銷客服課程秘書行政課程總務採購課程
認證課程: 認證課程綜合版人力資源管理師認證班勞健保暨勞動法規管理師認證班企業內部講師認證班
基層主管養成特訓認證班專業秘書暨行政管理師認證班勞動法人資讀書會
集團服務: 人力銀行企業求才服務1111獵頭1111商搜網創業連鎖加盟落點分析1HR人資系統
‧地址:(105)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191號15樓之三‧電話:(02)2748-5188‧傳真:(02)2748-6388 ‧Email:cpea@cpea.org.tw


服務時間:周一~周五 AM8:30~PM6:00 /
協辦單位:全球菁英人才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中華人事管理顧問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