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個月來,全球政經局勢風起雲湧,各大企業都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台積電為「客戶需求」,在地緣政治壓力下赴美、日、德設廠,然而這些海外投資並非一帆風順,尤其美國廠因高昂成本與營運問題備受關注,但台積電始終堅守核心價值,這正是其能夠長期保持競爭力的關鍵。
企業如何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持續成長並創造長期價值?答案往往藏在「核心價值的堅守」與「文化的動態調適」。台積電、廣達、韓國三星等世界級企業的發展歷程顯示,成功的關鍵在於建立穩固的企業核心價值,並能因應市場變化做出靈活調整。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生曾強調,台積電的成功來自於對核心價值的專注與堅持。它不僅以技術領先為競爭優勢,每年更投入營收的 8% 至 9% 用於研發,確保在 3nm 與 2nm 製程上保持領先地位。此外,台積高度重視客戶需求,始終以誠信、創新和承諾為基礎,這讓其在全球晶圓代工市場超越 Intel、韓國三星,穩居龍頭。
廣達則是透過「創新與供應鏈效率」取得競爭優勢,在筆電代工市場曾達到全球市占率 30%,並透過數位化管理與自動化技術優化供應鏈,即使面臨供應鏈危機,仍維持穩定成長。韓國三星則以敏銳的市場嗅覺見長,能迅速調整產業結構,在亞洲金融風暴期間果斷重組事業版圖,將流通、汽車等部門出售給海外企業,集中資源於電子產業,奠定今日的全球地位。
企業要在全球市場立足,除了技術與商業模式,文化適應同樣至關重要。筆者曾參與美國某半導體事業部併入國內 IC 設計公司的過程,發現雙方雖同樣重視創新,卻在管理文化上存在明顯差異。美國企業強調流程化與標準化,國內企業則更具彈性與快速應變能力,導致初期合作充滿摩擦。然而,透過短期專案建立共識與技術分享,雙方逐步縮小文化差異,可惜最終仍因地緣政治因素未能成功。
這讓我深刻體會到,企業若能促進跨文化理解與融合,不僅能減少內部衝突,更能激發創新。例如,台積電積極推動內部技術論壇,提升員工技術視野與問題解決能力;某 IC 設計公司則透過技術分享會議,加速新團隊的融合與磨合。
觀察這些成功企業,不難發現它們在領導哲學上的共同點:
創新驅動 :台積電、廣達與 IC 設計公司皆以技術創新為發展核心。
市場敏感度 :韓國三星憑藉對市場變化的高度警覺,能迅速調整策略,確保競爭力。
人才培育 :不論是台積電、韓國三星的技術創新,或廣達的效率導向,這些企業皆高度重視人才發展,特別是中高階管理者的行為風格、領導力與教練能力。
基於這些企業的成功經驗,企業在變局中可採取以下策略:
人才發展 :建立跨部門技術分享平台,促進知識傳遞與創新。
文化融合 :引入文化大使與跨文化交流活動,促進不同背景員工的理解與合作。
績效管理 :明確設定短、中、長期目標,強化成果導向文化,確保營運績效與人才發展並進。
企業的成功,來自於核心價值的堅守與文化的動態調適。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中,領導者與專業人力資源管理者若能具備遠見與執行力,透過上述這些策略,將能帶領企業持續成長,走出自己的長青之道。未來不論面對何種挑戰,只要能在「變」中擁抱「核心價值」,在「不變」中擁抱「變化」,企業便能屹立不搖,長遠發展。
中華人事主管協會 資深人資專家 廖哲鉅
熱門課程推薦
【線上 online】人力資源管理師認證班
【線上 online】人才發展與員工個人發展管理師IDP認證班
【線上 online】員工關係管理師認證班
【線上 online】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師認證班
【線上 online】員工心理輔導人員認證班
【線上 online】員工心理健康管理師認證班
【實體班】人力資源管理師認證班
【實體班】 員工關係管理師認證班
【實體班】 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師認證班
【實體班】 員工心理輔導人員認證班
【實體班】 員工心理健康管理師認證班
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