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一休| 1例1休

人力資源管理課程/人資證照/企業內訓/主管培訓/一例一休

人力資源管理課程/人資證照/企業內訓/主管培訓/一例一休 中華人事主管協會公告事項 企業內訓課程 公開進修課程 1111人力銀行_求職找工作的求職網
《重要!雇主及HR必知!》113年企業『人才培訓』重要依據!【限時免費下載及索取!】
LINE線上客服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人資訊息
人資勞動法訊息
本協會新聞
人資熱門話題
本協會公告
線上進修課程

線上進修課程

實體進修課程

實體進修課程

企業內訓

企業內訓

企業輔導

企業輔導

HR知識中心

HR知識中心

LINE@線上客服

法令專區

會員專區

會員專區

勞資Q&A

勞資Q&A

訂閱電子報
 
Email
謊報學經歷是否該當勞基法第12條第1項第1款之懲戒解僱事由?

謊報學經歷是否該當勞基法第12條第1項第1款之懲戒解僱事由?

學歷、工作經歷,為企業招募人才時,評估求職者是否符合特定職務需求、與核定薪資之重要判斷依據。基此,實務上亦偶見部份求職者,為了獲取面試機會、或為議得較高薪資,進而謊報自身學經歷,再以拖延或假稱遺失等方式規避繳交學經歷證明;倘嗣後雇主獲知勞工確有浮報學經歷情事,是否得依勞動基準法第12條第1項第1款不經預告終止勞動契約?

一、懲戒解僱應為最後手段

(一)臺灣高等法院96年重勞上更(一)字第3號民事判決:「解雇最後手段性原則本是避免勞工受不當解雇之權衡原則,適用各類勞動契約之終止,不容上訴人無理由之隨意區分,否則該原則保障勞工之功能即盡失,將致經濟上弱勢地位的勞工更陷於不利之地位。」

(二)臺灣高等法院108年勞上字第28號民事判決:「故採取懲戒解僱手段,須有勞基法規定之情事,違背忠實義務,足認勞動關係受嚴重之干擾而難期繼續,而有立即終結之必要,且雇主採取其他懲戒方法,如記過、扣薪等均已無法維護其經營秩序,始得為之。」

準此,懲戒解僱本有「最後手段性原則」之適用;甚至因勞動事件法的實施,致雇主發動終止勞動契約之風險與不確定性明顯增加,是以雇主採行懲戒解僱時,應更加確認解僱之合理性與必要性,以確保未有濫用契約終止權限之虞。

二、勞工浮報學經歷之影響

勞工浮報學經歷,雇主得否予以懲戒解僱,按勞動基準法第12條第1項第1款規定,應可分為二部分進行判斷:

(一)訂立勞動契約時為虛偽意思表示,使雇主誤信
(二)(使雇主)有受損害之虞者

實務上常見雇主或人資夥伴僅依「有虛偽意思表示」判斷,只要發現勞工履歷、面試陳述之學經歷與事實不符,即認可於查證屬實後予以懲戒解僱。惟僅據此逕行解僱,實存有疑義,蓋仍須進一步判斷勞工浮報學經歷,是否確使雇主有受損害之疑慮,如以下判決:

(一)臺灣臺北地方法院90年度勞訴字第125號民事判決:「按勞動基準法第十二條第一項第一款規定勞工於訂立勞動契約時,為虛偽意思表示,使雇主誤信而受有損害之虞者,雇主得不經預告終止契約,係指勞工於訂立勞動契約時就其應具備之雇用條件有所欺瞞,致雇主誤信而予以雇用,因而受有損害之虞者而言。」

(二)臺灣新北地方法院99年重勞訴字第14號民事判決:「原告於應徵時,應誠實記載相關資料與內容之義務,況原告之前就職公司之薪資,為被告給付原告薪資之重要考核標準,如原告虛偽填載之前任職公司薪資,使被告誤信原告之前受領高薪,誤為判斷被告給付原告之薪資標準,當然致被告公司受有相當之損害。」

(三)臺灣高等法院92年度重勞上字第6號民事判決:「按『勞工於訂立勞動契約時為虛偽意思表示,使雇主誤信而有受損害之虞者,雇主得不經預告終止契約』勞動基準法第十二條第一項第一款定有明文。而薪資條件,對勞僱雙方言,均為聘僱契約之重要條件,雇主於決定員工薪資數額時,除參酌員工之學、經歷外,員工於原雇主之薪資,同時並為雇主用以判斷該員之工作能力、工作表現等各方面之重要參考。」

承上述判決,其判斷重點皆為勞工之浮報學經歷行為,將致雇主產生實質損害,例如:公司敘薪水準係視學歷而定、或將依學歷而予以特別薪津……等,浮報將使雇主額外支付與勞工實際學經歷不相應之薪津;且該敘薪水準與勞工實際工作表現不直接相關、單純符合條件即得領受之。

三、虛偽浮報情節重大程度

倘雇主於招募進用時,並未依據求職者學經歷判斷敘薪水準,僅將學經歷作為面試篩選手段,則勞工浮報學經歷之行為恐難以與「使雇主受損害之虞」產生直接連結,逕以解僱作為懲戒手段即存在相當風險;建議進一步評估該虛偽浮報情節是否重大、故意或過失、甚至是否已實際造成雇主損失為斷。如以下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101年勞上易字第20號民事判決:「但如事後發現受僱人在上開義務之履行時有不符真實情形者,仍應視該不符真實之情形是否重大、受僱人是否係出於故意或重大過失,尚不得以受僱人關於工作能力之說明與實際情形稍有不符,即逕認已達使上開信任關係破綻之程度」

四、小結

學經歷固屬雇主初步判斷勞工工作能力與敘薪標準之依據,然多數企業仍著眼於勞工實際工作能力,未必將勞工學經歷以明文制度納入進用與敘薪標準中。倘勞工之工作表現已可滿足職務需求與雇主期待,且該職務對誠信義務無特別高度要求者,雇主欲以勞基法第12條第1項第1款終止勞動契約,恐舉證較為困難而存有一定風險。倘雇主對於學經歷特別重視者,除應於進用前加強背景調查外,強烈建議將學經歷因素納入進用或敘薪標準之中,一旦勞工浮報學經歷,即可明確產生溢領工資之不當得利,除因此造成雇主損害,雇主較得執此主張解僱有據外,雇主亦可依照民法第179條請求返還不當得利方式進行求償(臺灣高等法院104年上易字第154號民事判決參照),方得有效降低浮報學經歷對企業造成之損失。


文章標籤

#浮報學經歷 #虛偽意思表示 #懲戒解僱

 

文章出處:沈以軒律師

看更多勞資爭議請點我

 

◎熱門推薦:

勞動法人資讀書會-從當月重大勞資新聞事件談起

【線上 on line】勞動法—人資讀書會—從當月重大勞資新聞事件談起​

高階勞動法規管理師認證班​

勞檢因應暨實務判決解讀專班

【線上ONLINE】高階勞動法規管理師認證班​


協會課程: 人力資源管理課程主管領導管理課程業務行銷客服課程秘書行政課程總務採購課程
認證課程: 認證課程綜合版人力資源管理師認證班勞健保暨勞動法規管理師認證班企業內部講師認證班
基層主管養成特訓認證班專業秘書暨行政管理師認證班勞動法人資讀書會
集團服務: 人力銀行企業求才服務1111獵頭1111商搜網創業連鎖加盟落點分析1HR人資系統
‧地址:(105)台北市南京東路五段225號15樓 ‧電話:(02)2748-5188‧傳真:(02)2748-6388 ‧Email:cpea@cpea.org.tw


服務時間:周一~周五 AM8:30~PM6:00 /
協辦單位:全球菁英人才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中華人事管理顧問有限公司